◎智谷趋势 | 旺角黄局长
“一想到以后可能就没资格交个税了,不禁悲从心来。”
“这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我第一个表示不服。”
……
今天,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议2018年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新闻刷爆舆论。此刻,仿佛非“正话反说”不足以表达大众的喜悦。
尽管这还没有成为一个事实,但有人没得便宜就开始卖乖,段子手也纷纷出动,来纪念这个意义重大的日子。
其实,“提高”的呼声多年来一直不断,但官方过去的定调则是,个税起征点(起征点更准确的说法应是免税额)已不算太低,上调空间很有限。没想到就这么给了你一个峰回路转,180°的漂移,行动之迅捷,转换之突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是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颠覆吗?不是。
是居民收入三步跳跑到了银河系吗?也不是。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很多人没想明白,既然提高起征点如此直入人心,为何老早之前并没有实施。
经济与政治向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很多事情要连起来看才有味道。
01
中国贫富悬殊不小。
然而,作为调节社会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在实际中却发生了一些异化。
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占有社会财富近一半以上的少数富人上缴的个人所得税却不到总收入的10%,苦逼的工薪阶层的贡献却达到了65%。
长期以来,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方面工薪阶层无处可逃,富裕阶层则逍逍遥遥,有许多手段用以避税,比如——
工作在大陆、工资在海外少发工资,拿着发票报销抵扣不拿工资,转为股权收入,适用更低的税率将房子无偿赠与配偶、兄弟姐妹等特殊关系人合法避税……
中国的个税制采取分类征收,而非综合税制。富人们拼命压缩个人工资所得,而扩大其他版块的蛋糕。由于缺乏事先扣除的关卡,个税流失严重。而且随着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富裕阶层有了更多的资源类、经营类的收入——
远超于平常人的灰色收入城市食利阶层的租金……
由于财产信息系统的长期不完善,这些资本收入和资本升值,经常处于征缴监管疏漏的状态。最终的结果就是穷人不交税,富人少交税,个人所得税沦为中产阶级的人头税。
02
对于这种奇葩的税收结构,中产阶级的痛感很强。
2011年,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以后,统计数字展现的生态是,纳税面一下子由28%降至8%左右。不过,这显然远远没有找到痛感的根源。
然后就是每年两会,朝野都会有人站出来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相关议案源源不断被提出。
但得到的回复也始终如一:对不起,做不到!
原因很简单,因为上调的空间根本就不大。
1.2011年的个税改革,让纳税人从9000多万人减少到2400万人左右。近年来随着劳动者薪酬水平提高,纳税人群扩至3000多万人,但人数还是非常少。
2.201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的8.2%,虽然占比并不大,但在目前分税制下,却是地方的主体税种。
如果按照老大姐董明珠的想法,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纳税人群将拦腰砍去一大半。这对于“事多财少”的地方政府来说,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017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总额接近1.2万亿。钱不算多,但却增长迅速。如果,再加上目前还有一些地方财政窘迫,靠举债或者上级转移支付度日,这钱可谓救急如救火啊。
还有就是,理论上工薪阶层的税负减轻了,会释放出更多的消费力,带动工业品、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企业所得税,最终弥补个税的减少。
不过这也仅仅是理论上。中国经济环境之复杂超乎很多人想象,任何一个小因素的变动,都可能让结果背道而驰。一加一不必然就等于二,风险很高。
一句话,个税制改革是一个超大盘,“起征点”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03
这也是政府在个税改革方面一直采取审慎态度的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没有系统性的改革,将难以实现最优效应——给中产减负,给富人加压,让穷人有感。
所以历年以来,中央关于个税改革的指导方针都是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为方向的,即把个人的分类收入,可综合的部分全部归堆,施加超额累进税率:
健全居民财产信息,完善税务征收系统把劳动收入和资源类、经营类收入捆绑征收以家庭为单位,根据家庭的不同负担,实施差异化的专项扣除
从“九五”计划开始,一直到“十二五”,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就一直坚持“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方向,没有变过一毫一丝。
很意外的是,在上述配套实施还没落地的情况下,在系统改革还没完全到位的局面下,就匆匆忙忙,直奔主题,一反往常“稳步推进”的中国模式。
是什么原因让个税改革变的如此着急?
经济与政治向来都是孪生兄弟,很多事情要连起来看。
在政府工作报告出炉的前几天,国内释放出了一个历史性变动的信号。坊间意识到,中国还是一个成长型国家,更新周期延长,干预型经济将得到强化,这需要民意的支持。突发大红包,或许是动机之一。
不过,它也留下了一个制度性的难题:地方政府的由此导致的财政窟窿,要怎样去填补?
十年来,中国没少提给企业和个人的税收减负。它说了,也实实在在的做了,砍掉了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但这似乎丝毫没影响到税收收入。
不只是没影响,中国税收还以远远高于gdp增长的速度一路上扬。相比2008年,今天的税收已达144360亿元,翻了接近三倍。
背后除了经济发展蛋糕变大之外,也有这样的逻辑: 这个地方的水少了,就另辟一片生地,挖井开源。
94年之前,中央没钱了,就分税制改革,把地方口袋的钱收上来2008年以来,土地财政减速了,房产税就狼来了
历史上的案例有很多。这次穷人的大胜利,总的有一个主体来买单吧?
别忘了,中国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